选购贴片电解电容时容易产生误区的有哪些
编辑:管理员 浏览:381 次 日期:2016-05-11
选购贴片电解电容时容易产生误区的有哪些
在电子产品的时代下,我们需要经常去开发一下产品,然后去生产产品,在开发和生产的同时自然就少不了电子元器件的采购。贴片电解电容是贴片电容中应用的较广泛的电子元器件了,当我们在选购贴片电解电容这个元器件的时候总会存在一下误区的,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在我们选购贴片电解电容时容易产生的误区有哪些?
当我们在电路中不能确定线路的极性时,建议使用无极电解电容。因为有极性的贴片电解电容会因为线路极性联接不正确时而损坏元件。通过贴片电解电容的纹波电流不能超过其充许范围。因为超过了其范围的话,可能会导致贴片电解电容的炸裂,也可能其使用寿命减短了。如超过了规定值,需选用耐大纹波电流的电容。贴片电解电容的工作电压不能超过其额定电压。在进行电容的焊接的时候,电烙铁应与电容的塑料外壳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止过热造成塑料套管破裂。并且焊接时间不应超过10秒,焊接温度不应超过260摄氏度。选购贴片电解电容时经常会有以下几种误区:
1.贴片电解电容容量越大越好。
很多人在贴片电解电容的替换中往往爱用大容量的贴片电解电容。我们知道虽然贴片电解电容越大,为IC提供的电流补偿的能力越强。且不说贴片电解电容容量的增大带来的体积变大,增加成本的同时还影响空气流动和散热。关键在于贴片电解电容上存在寄生电感,电容放电回路会在某个频点上发生谐振。在谐振点,电容的阻抗小。因此放电回路的阻抗最小,补充能量的效果也最好。但当频率超过谐振点时,放电回路的阻抗开始增加,电容提供电流能力便开始下降。贴片电容的容值越大,谐振频率越低,电容能有效补偿电流的频率范围也越小。从保证贴片电解电容提供高频电流的能力的角度来说,贴片电解电容越大越好的观点是错误的,一般的电路设计中都有一个参考值的。

2.同样容量的贴片电解电容,并联越多的小电容越好,
耐压值、耐温值、容值、ESR(等效电阻)等是贴片电解电容的几个重要参数,对于ESR自然是越低越好。ESR与电容的容量、频率、电压、温度等都有关系。当电压固定时候,容量越大,ESR越低。在板卡设计中采用多个小电容并连多是出与PCB空间的限制,这样有的人就认为,越多的并联小电阻,ESR越低,效果越好。理论上是如此,但是要考虑到电容接脚焊点的阻抗,采用多个小电容并联,效果并不一定突出。
3.ESR越低,效果越好。
结合我们上面的提高的供电电路来说,对于输入电容来说,输入电容的容量要大一点。相对容量的要求,对ESR的要求可以适当的降低。因为输入电容主要是耐压,其次是吸收MOSFET的开关脉冲。对于输出贴片电解电容来说,耐压的要求和容量可以适当的降低一点。ESR的要求则高一点,因为这里要保证的是足够的电流通过量。但这里要注意的是ESR并不是越低越好,低ESR电容会引起开关电路振荡。而消振电路复杂同时会导致成本的增加。板卡设计中,这里一般有一个参考值,此作为元件选用参数,避免消振电路而导致成本的增加。
4.好贴片电解电容代表着高品质。
“唯电容论”曾经盛极一时,一些厂商和媒体也刻意的把这个事情做成一个卖点。在板卡设计中,电路设计水平是关键。和有的厂商可以用两相供电做出比一些厂商采用四相供电更稳定的产品一样,一味的采用高价贴片电解电容,不一定能做出好产品。衡量一个产品,一定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去考虑,切不可把贴片电解电容的作用有意无意的夸大。